欢迎访问智淼君安(江苏)消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官网,提供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设计、产品销售、施工安装、钢瓶检测维修等服务!

全国服务热线: 4006-598-119

行业动态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智淼消防气体灭火施工安装公司

联系人:何经理

服务热线:4006-598-119

邮箱:1334605518@qq.com

电话:15262554119

地址:苏州常熟市黄河路275号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多种类型的火灾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人气:200 来源:本站

image.png

其凭借物理窒息与冷却作用相结合的灭火原理,能够快速控制并扑灭多种类型的火灾。本文从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适用火灾类型、系统组成与分类、安装与运行维护要求、安全性考量以及应用案例与局限性等方面进行系统性阐述,旨在为相关工程设计、设备选型、施工维护以及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一、工作原理与灭火机理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主要包括窒息、降温及物理化学惰性三方面:

  • 窒息作用: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释放后迅速在燃烧区形成高浓度气相或液相二氧化碳层,使氧气浓度下降到无法维持燃烧的水平(通常需将局部氧浓度降至约12%以下,具体取决于燃烧材料与火势)。这种窒息效果是CO2抑制火焰的主要途径。

  • 降温作用:在高压储存时,CO2释放伴随膨胀吸热,所释放的低温气体能吸收燃烧物与周围环境的一部分热量,抑制燃烧速度并有助于火势被扑灭。

  • 惰性化学性质:作为无色、无味、惰性气体,CO2不参与燃烧反应,与燃烧化学链反应不直接作用,但通过稀释可燃混合物和降低氧气分压来阻断燃烧过程。

二、适用的火灾类型
依据国家与行业标准,火灾通常分为A、B、C、D类等。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在以下类型火灾中显示出良好适应性:

  1. B类火灾(易燃液体、可燃液体)
    二氧化碳对油类、溶剂及其他液体燃料引起的明火有良好的扑灭效果。CO2不导电、不会留下残留物,适用于电气设备附近或需要保持环境洁净的场所。其快速窒息与降温效果对于溶剂火、燃油火能够迅速控制火势并减少复燃风险。

  2. C类火灾(带电设备火灾)
    二氧化碳作为非导电气体,是扑救带电设备(如变压器、配电柜、发电机、控制室及电子机房)火灾的首选介质之一。与水或泡沫相比,CO2不会导致短路或电气设备二次损毁,且用于封闭或半封闭空间时能迅速降低氧浓度,实现灭火目的。

  3. A类火灾(固体可燃物)
    对于A类火灾,尤其是表面燃烧或初期火情,二氧化碳也能通过窒息与部分冷却作用实现扑灭。但由于CO2不具备浸润与渗透特性,面对深层炭化、热分解或大规模固体燃烧(例如森林、堆积的木材或煤堆)时,效果有限,通常需要与水或干粉等灭火手段结合使用。

  4. 特殊金属火灾(D类)
    二氧化碳一般不适用于活泼金属(如钠、钾、镁、铝粉等)引发的金属火灾。这类燃烧常伴随高温并可能与CO2发生化学反应,甚至诱发更剧烈的燃烧或爆炸,因此需要专用干粉或熔盐等灭火介质。

  5. 其他特殊场合
    在需要保持环境洁净、电子元件精密敏感或有防腐蚀要求的场合(如计算机房、航天器部件库、档案室、博物馆及有特殊工艺要求的生产区),二氧化碳因不留残渣、化学惰性而成为优选。但必须注意,CO2对人员有窒息危险,人员撤离与系统联动安全防护是安装设计的关键。

三、系统组成、类型与设计要点

  1. 系统组成
    典型的二氧化碳固定式灭火系统由高压CO2瓶组(或液体CO2储罐)、充放装置、管网与喷放器(喷嘴)、阀组、控制与报警系统以及泄压与排风装置等组成。移动式或便携式二氧化碳灭火器则由小型钢瓶、阀门、软管与喷嘴组成。

  2. 系统类型

  • 全淹没(total flooding)系统:适用于整个封闭空间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被充满设定浓度CO2(例如计算机机房、发电机室)。设计时需计算空间体积、有效封闭性、泄漏系数以及达到灭火浓度所需的投放量与投放速率。

  • 局部保护(local application)系统:用于对设备或特定风险点进行精确保护,例如变压器、精密机械或燃烧贮槽。喷嘴布置精细、局部覆盖,投放量相对较小,但对封闭性与喷嘴定向要求高。

  • 移动灭火器:用于人员携带或手推,适用于小范围初期火灾或作为补充手段。

  1. 设计要点

  • 灭火浓度与投放时间:不同燃烧物质对应的灭火浓度不同,常见设计浓度通常在30%(体积分数)上下,但需结合具体风险评估、温度和封闭条件确定。投放时间必须足够迅速以在火势扩大前达到目标浓度。

  • 密封与泄漏控制:全淹没系统对房间密封性要求高,设计时需考虑门窗缝隙、通风口与电缆引入口的密封或自动切断措施。

  • 自动化与联动:灭火系统通常与烟感、温感、火灾报警、通风控制、供电中断与门禁系统联动,以便在火灾发生时实现快速响应与人员疏散保障。

  • 排风与人员安全:释放CO2前后需有预警与延迟释放机制,必要时启动排风或强制通风程序以减少对人员的窒息风险。在设计上应设置声光报警、延时释放按钮与强制人员疏散程序。

四、安装、运行与维护

  1. 安装规范
    安装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与制造商要求,包括储瓶安装固定、管道支架、阀门试压、喷嘴定位与布置、标识清晰、报警联动布线规范等。设备与仪表的选型需经认证,在关键环境中应采取防腐、防爆与抗震措施。

  2. 试验与调试
    系统安装完成后需进行水压试验、气密性检查、阀门功能测试、控制系统联动测试与实际投放演练(在可控条件下或采用模拟方式)。全淹没系统需验证达到目标浓度所用时间与泄漏率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3. 维护保养

  • 定期检查瓶组压力,补充或更换低压瓶,防止阀门泄漏与腐蚀。

  • 管路与喷嘴防堵、防腐,保持畅通,按周期清洗或更换滤网(如有)。

  • 控制与报警系统电源、传感器校验与电池更换。

  • 定期开展灭火演练与人员培训,确保现场人员熟悉紧急程序与个人防护要求。

五、安全性与风险管理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虽灭火高效,但其使用也带来一定的人员与设备安全隐患,必须在设计与运行中予以充分管理:

  • 人员窒息风险:高浓度CO2对人体有毒,超低氧环境可导致意识丧失乃至死亡。所有全淹没区域必须设置多级声光预警、延时释放和手动中止装置;同时应制定紧急通风与人员疏散程序。

  • 低温与冷灼伤:释放的低温气体或液相CO2可能造成冷灼伤或管路脆裂,现场人员操作时需佩戴相应防护装备。

  • 设备机械冲击与压力冲击:快速释放可能引起局部压力波动,设计时需计算容器安全阀、泄压装置与结构受力。

  • 密闭空间与复燃风险:若灭火后未能有效冷却与移除未燃物热源,仍存在复燃风险,需进行充分冷却、清理与持续监测。

  • 环境与法规:尽管CO2不是臭氧消耗物质,但其为温室气体,大规模泄漏会有环境影响。泄漏防范与合规排放也是设计与管理要点之一。

六、实际应用案例与效果分析

  1. 电力与变电站
    在变电站、配电室与发电机房,采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能够在设备发生电气火灾时迅速扑灭火源,避免设备水损与短路扩大。全淹没或局部保护常结合使用,既保护重要设备又减少维修时间。

  2. 石油化工与储罐
    在石化厂的泵房、阀室及某些工艺设备局部保护中,CO2系统可快速抑制油类泄漏引发的火焰。在此类环境中,通常需与自动关闭阀、泄压与通风联动,且对现场人员进行严格安全隔离。

  3. 船舶与航运
    船舶机舱、货舱及油舱等封闭空间常采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针对海上环境的特殊性,系统需具备抗震、防腐以及在恶劣海况下的可靠性,并设置严格的释放前警示与人员撤离程序。

  4. 实验室、机房与档案馆
    在对环境洁净与物品无残留有高要求的场所,如科研实验室、数据中心、博物馆藏品库等,CO2系统能在不污染设备与文物的前提下实现灭火,但必须严格控制人员进入与预警机制。

七、局限性与替代方案
虽然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具备广泛的适用性,但其在一些场景中存在局限:

  • 人员频繁出入或空间无法完全封闭的场所不适合使用全淹没CO2方案。

  • 对于深层、堆积或持续自燃的固体燃烧体,CO2单独使用效果有限。

  • 活泼金属火灾(D类)与某些化学反应引发的火灾,需使用专用干粉或其他化学抑制剂。
    因此,现代防火设计中通常采用风险分级与多介质联合灭火策略,如在数据中心结合自动喷水与气体灭火(惰性气体、FM-200、Novec 1230)以兼顾灭火效率与人员安全;在某些石化现场,CO2与泡沫或干粉联用以应对不同燃烧形态。


上一篇:七氟丙烷灭火系统通常由哪些部分组成

下一篇:我是有底线的

最新产品

首页 产品 电话 联系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4006-598-119

上班时间

8:00-18:00

售后电话

18751140119

二维码
线